德制电动面包车遇“双重阻力”Volkswagen暂停ID. Buzz在美交付,技术问题只是表象?
在电动车全球化浪潮中,Volkswagen(福士韦根)的电动复古面包车ID. Buzz 一度被誉为情怀与科技的结合代表。然而,这款造型独特、承载着“未来大众Transporter”期望的电动车,如今却在进军美国市场时踩下了急刹车。
根据Volkswagen商用车部门发言人Tobias Riepe向法新社(AFP)证实,因技术召回问题,目前自德国汉诺威制造的ID. Buzz车型已暂停运往北美市场。
表面问题:后排座椅“不合身”?
官方给出的理由颇为具体——“后座尺寸被美国当局认定过宽,不适配车辆内部规范”。这一召回声明虽听起来像是技术性调整,但业内却普遍认为,真正的“致命伤”并非车内布局,而是关税政策。
背后隐忧:25%惩罚性关税重击欧洲车企
德国财经日报《Handelsblatt》援引内部消息指出,ID. Buzz在美停摆的主因其实是拜25%高额关税所赐。自今年4月起,美国重新实施了针对非北美生产汽车的惩罚性关税,而ID. Buzz正是德国汉诺威工厂出产,不在北美自贸区域内,难逃一劫。
换句话说,将ID. Buzz运往美国已“不具经济可行性”。即使销量再具潜力,成本压力也难以消化。
这种局面并非大众(Volkswagen)一家独有。梅赛德斯-奔驰(Mercedes-Benz)早前也宣布推迟部分在美交付计划,以观望关税政策是否回调。
美国市场,电动车的“高门槛”
数据显示,在关税重新生效后,Volkswagen于4月至6月间的美国交付量同比下滑达16.2%,这一数字对任何主攻北美市场的欧洲车厂而言,都是一个警讯。
尽管如此,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(Friedrich Merz)周三公开表示对欧美达成贸易协议“持谨慎乐观态度”,预计最快可于本月底达成共识,有望缓解德系汽车的出口压力。
一辆车的命运,牵动两大经济体
ID. Buzz的北美征程暂停,不只是车厂面对法规与贸易摩擦的缩影,更反映出全球电动车市场已不只是技术竞赛,更是政策博弈的前沿战场。
大众选择在情感价值与功能实用间打造出ID. Buzz这款“复古未来车”,如今却被现实挡在美国之外。未来它是否能“卷土重来”?将取决于欧美之间,是否愿意为全球绿色转型,打开一扇更公平的贸易之门。(整理报道:郑荣江 Teh Weng Che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