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issan CEO Espinosa:我们不需要救世主也能走出困局

在经历了数年动荡之后,日产汽车(Nissan)迎来了第四任CEO——伊万埃斯皮诺萨(Ivan Espinosa)。这位46岁的日产老将,选择用果断的改革方案,宣示品牌即将走上自我复兴之路。他向外界表示,日产的翻身计划可以不依赖任何外部联盟,“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和意志力重回正轨。”

目前,日产账面持有约2.2万亿日元(约640亿令吉)现金,并拥有2.1万亿日元的备用信贷额度,可支撑未来12至18个月的运营。此时间段涵盖日产“三年重整计划”的三分之一至一半进度。

“我们有良好的流动性基础,”Espinosa在横滨总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,“合作并不是出于财务压力,而是基于战略协同。”

然而,现实仍然严峻。在刚过去的财年中,日产转为负现金流,评级机构也将其信用评级降至“垃圾级”。为遏止亏损,Espinosa宣布将进行深度改革——裁员两万人,并在2028财年前关闭17座工厂中的7座。

这场手术来得及时。日产2024财年净亏损达45亿美元,公司甚至暂缓了2025财年的盈利预测,原因是美中贸易战与特朗普政府新实施的25%进口关税为出口依赖型的日本车厂带来巨大阴影。

Espinosa毫不讳言:“我重新审视了日产的结构与营收能力,发现现状不可持续。我们正在重设日产的规模。”

拒绝“温水煮青蛙” 日产要快刀斩乱麻

这次改革也是对日产过去犹豫不决的回应。此前,日产与本田的结盟谈判无疾而终,主要因为时任CEO内田诚(Makoto Uchida)在减产与裁员策略上缺乏共识。

而日产与雷诺的二十余年联盟也未能完全整合技术与资源,如今更趋名存实亡。Espinosa承认未来仍不排除与传统车厂、科技公司甚至中国企业合作的可能性,但强调:“不是为了生存而联盟,而是为了共同成长。”

他也坦承日产今日的困境,根源要追溯至10年前雷诺-日产联盟设下的“800万辆年产”目标。那个由卡洛斯·戈恩(Carlos Ghosn)主导的扩张策略,最终令日产背负了过剩产能与沉重负债。

日产今年将全球年产能下调至250万辆,较2024年减少100万辆,以应对日益萎缩的中美市场销量与库存压力。

关税冲击巨大 日产转向北美本地化制造

对于特朗普政府4月起生效的进口车新关税,Espinosa直言不讳地称之为“破坏性、不现实”。他表示没有任何国家能在本土独立完成整车供应链,日产已在评估调整生产布局,包括北美及其他市场的弹性策略。

日产估计,来自日本和墨西哥的出口占其美国销量近45%,新关税预计将为2025财年带来4500亿日元(约30.8亿美元)的额外成本。日产目前正与日本政府密切沟通,呼吁尽快推动与美国的关税谈判,争取稳定与明确的政策环境。

分析:变革虽迟但未晚

彭博汽车分析师吉田达夫(Tatsuo Yoshida)指出,日产此轮改革“虽来得晚,但仍有可为”。他表示,“若早几年采取类似措施,日产的困境本可减轻。”

Espinosa也向外界释放坚定讯号:“我们不怕断臂求生,只怕原地踏步。” 对于这位在日产服务近25年的老兵而言,复兴日产不只是任务,更是责任。(整理报道:蔡金璇 Sean Chua)